• 合作热线: 0571-85053011
  • 合作邮箱: 30190510@qq.com
您当前的位置 : 旅游频道 > 杭州网首页推荐 > 互动
中秋习俗知多少
发布时间:2021-09-16 11:00:24 星期四   

蟹黄膏肥,月饼茶盏,欢声笑语……

赏月

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,但未成习。到了唐代,中秋赏月、玩月颇为盛行,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。待到宋时,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,正式定为中秋节。与唐人不同,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,常以阴晴圆缺,喻人情事态,即使中秋之夜,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。

吃月饼

《洛中记闻》记载,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,感觉味道极美,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。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。到了宋代,月饼有“荷叶”“金花”“芙蓉”等雅称,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。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。”酥是油酥,饴就是糖,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。

玩花灯

早在北宋《武林旧事》中,记载中秋夜节俗,就有将“一点红”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。中秋玩花灯,多集中在南方。芝麻灯、蛋壳灯、刨花灯、稻草灯、鱼鳞灯、谷壳灯、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,令人赞叹。

饮桂花酒

每逢中秋之夜,人们仰望明月,闻着阵阵桂香,遥想吴刚砍桂,喝一杯桂花蜜酒,合家欢庆甜甜蜜蜜,欢聚一堂,已成为节日的享受。桂花不仅可供观赏,而且还有食用价值。屈原的《九歌》中,便有“援骥斗兮酌桂浆”“奠桂兮椒浆”的诗句。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历史,已是相当久远了。

燃灯

中秋之夜,天清如水,月明如镜,可谓良辰之美景,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,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。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。广东张灯最盛,各家于中秋节前十几天,就用竹条扎灯笼。作果品、鸟兽、鱼虫形及“庆贺中秋”等字样,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。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,高挂于瓦檐或露台上,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,挂于家屋高处。中秋燃灯的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。

观潮

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,早在汉代枚乘的《七发》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。汉以后,中秋观潮之风更加流行。明朱廷焕《增补武林旧事》和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也有观潮记载。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,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。

■ 城报微评

赏中秋明月 享美好时光

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,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

不管中秋节起源于何处何时何因,自古便有赏月、吃月饼、玩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习俗,且始终充满着节日文化与节日文明气息,并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。中秋节以月之圆,兆人之团圆,家国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、思念亲人、爱家爱国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、吉祥、安康、向上、求好,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、甚至独一无二,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中秋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日子。天上满月高悬,月光皎皎,地上亲人相聚,蟹黄膏肥,月饼茶盏,闲话家常,欢声笑语……是每个中秋最浪漫、温情的场景。在中秋这一天团聚,是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传承,即使千里远隔归期不定,中秋这天也一定会电话、视频诉挂念、道平安,不忘抬头望望月亮,遥寄相思。

来源:城报    作者:    编辑:张泓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