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回
所在位置: 旅游频道 > 旅游资讯
深化交流互鉴 良渚向世界传递什么?
发布时间:2024-07-10 14:51:57

潮新闻讯 良渚古城“对话”托莱多古城,开展“西班牙世界遗产寻珍”摄影展,举办“时空交响: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”主题展览……

“对话”,是贯穿今年“杭州良渚日”活动的一个关键词。这也是申遗成功五年来,良渚遗址持续深化交流互鉴的又一次生动写照。

通过一次次与国外不同文明、国内不同区域文化间的“对话”,良渚向世界传递出什么?

“源”和“流”

莫角山的霞光映耀满天星斗,始皇陵的军阵注目四海同一,紫禁城的轴线延展理想都城,妈阁庙的香火邂逅中西经典……

7月9日,在良渚博物院临展厅,“时空交响: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”主题展览集结了中国的43处世界遗产,邀访客共赴一场文明互鉴的“方圆之约”。

考古学证实,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,中华文明循着“多元一体”的格局演进,成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、从未中断的文明。

“多元一体”演进,交流很关键。“因为彼此是紧密的邻居,(东亚地区)内部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,这就导致了文化逐渐趋同。”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前四期首席专家、北京大学教授赵辉说。

7月6日,在题为《良渚所在的世界》主旨演讲中,他表示,在“满天星斗”的文化格局中,良渚文化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,特征鲜明的良渚文化对中华文明的“多元一体”作出了自己的贡献。

以玉器为例。有考古学家认为,在新石器时代晚期,良渚玉器传播和影响的辐射面,“北抵陕晋,南达广东,西北至甘青,西南到四川,并与玉璧一起,经过传承和变异,最终成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玉礼器系统中的重要成员”。

申遗成功以来,良渚与中国其他区域文明间的“对话”越来越多。仅今年6月,就举办良渚·三星堆文化交流活动和红山·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。

为何要开展这些“对话”活动?“我们想展现良渚文化的‘源’和‘流’。”良渚博物院(良渚研究院)院长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如是说。

他认为,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一个点,如果说良渚是“源”,那它的“流”是什么样的,它和之后的中华文明究竟有何关系?这些问题需要有一系列的展览来说明。

未来,良渚遗址会持续推动与中国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联系,用可触可感的形式让民众知道,良渚和我们的今天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“姹紫嫣红”

2023年,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,展现了中国“愿同国际社会一道,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、文化交融、民心相通新局面,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、生机盎然”的诚意与担当。

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、世界文明的瑰宝,良渚遗址始终保持着与全球各地的交流互鉴,申遗成功后更是大步走向世界。

今年的“杭州良渚日”,就举行了“良渚古城·托莱多古城”中西文明对话活动,以及《西班牙世界遗产寻珍——深读古国文明之托莱多》图片展。

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源头,西班牙是欧洲文明古国。“对话”的主角,良渚古城是“中华第一城”,托莱多古城则有“西班牙城市之光”美誉。

横跨万余公里,相隔三千年,良渚古城和托莱多古城虽各具特色,但都体现出了多种文化影响和精密城市规划的融合,是两国人民历史智慧的凝结。

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、互学互鉴,能为人类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。西班牙文化遗产和美术局副局长、西班牙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苏珊娜·阿尔卡尔德·埃米耶瓦深有感触。

她在“对话”中说:“文化不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目标,而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强大的力量,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产生积极效果。”

通过“对话”、通过交流互鉴,良渚的国际辨识度和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——

举办“良渚与世界”系列活动,先后“对话”英国伦敦巨石阵、希腊雅典卫城、西班牙托莱多古城等世界文化遗产;

通过“良渚论坛”这一国家级平台,深化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文明对话;

赴英国、希腊等国家传播良渚文化,加快“走出去”步伐……

中华文明开放包容、兼收并蓄,不断丰富发展、历久弥新,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,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。

近年来,良渚推进与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,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、生机盎然作出“良渚贡献”。

当下与未来

不论是“内联”,还是“外交”,文化遗产不仅关注过往,更关注当下和未来。遗产地与在地社区如何更好“对话”,更具现实意义。

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东南方向,有一处名为“玉鸟集”的商业街区。这里有很多种艺术造型的“玉鸟”形象,是一处网红打卡地。

在器类众多的良渚文化玉器中,“玉鸟”独具魅力。在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委员、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《玉鸟的遐想》分享中,如此描述“玉鸟”——

“我们在良渚文化玉、陶、漆、象牙等上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鸟的形象,它们或者是写实,或者是抽象,或者是白描,或者是彩绘,手法不一样,却完全都是第一流的艺术。”

“玉鸟集”提出“将艺术刻入日常生活”,集文化、艺术、生活、轻度假于一体。目前,工作日平均客流量2万人次左右,周末、节假日客流量最高超8万人次。

爆火的秘诀是什么?在良渚文化村社区党委副书记俞铭华看来,得益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“这里一半是传承,一半是创新”。

不仅是“玉鸟”元素,就连整体建筑风格,也参考良渚先民民居坡屋顶意象,在保留远古建筑美学精神的同时,做了现代化的创新。

也因此,这个被视为良渚文化村社区的“最后一块拼图”的商业街区,成为遗产地与在地社区在文化、艺术、生活等各方面互动与融合的鲜活案例。

国外遗产地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。苏珊娜·阿尔卡尔德·埃米耶瓦也表达了“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和平共处”“与自然和谐、平衡的发展”等观点。

她说,丰富而多样的文化遗产告诉我们,这种和谐共处是可能的,因为我们在其他历史时刻都做到了和谐共处。只有通过文化,只有尊重和热爱所有问题,我们才能再次创造相遇和对话的空间,这也是我们继续前行的方向。

正如从五千年前飞来的“玉鸟”,正将艺术刻入日常生活,带给当代人以美的馈赠,也飞向未来。

来源:潮新闻   作者: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摇慧敏   编辑:钟一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