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旅游资讯
热门视频
特产商城
机票订购
非常城市
精彩专题
旅友互动
发现之旅
 
首页 > 旅游频道>精彩专题>2012旅游出行大参考>路线推荐和热门攻略>
“她在丛中笑”赏梅
2012-03-13 16:43:39 杭州网

攻略内容:

D1:杭州植物园 灵峰探梅孤山赏梅

杭州植物园位于杭州西湖之西北,灵隐和玉泉间的丘陵地上。原是一片野草丛生、坟冢累累的荒僻之域。杭州植物园的园徽图案由树与水两部分组成。以壳斗科、樟科、木兰科等亚热带阔叶树的轮廓为树之造型,体现了杭州植物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特征。栽种植物三千余种,收集标本五万多份。在国际上和四十多个国家建立了交换树苗与资料的合作关系。这里长有美国的红杉、希腊的油橄榄、日本的碧桃、比利时的大王莲等,成为植物荟萃之地。(门票:10元)

营业时间:

7:00---17:30修改

公交:

15、16、21、28、815路玉泉站。

 

灵峰探梅,位于西湖之西,灵峰山下青芝坞。后晋开运年间建有灵峰寺。有翠薇阁、眠云堂、妙高台、洗钵池等。

万历初,寺败僧散,仅存殿宇。清嘉庆间,浙江都卫莲溪重修灵峰寺,四周植梅花一百多株。宣统元年周梦坡又植梅三百株,成为赏梅佳地,故名“灵峰探梅”。民国后寺毁梅亡。

1988年春,园林部门重新辟梅园四百多亩。植梅五千余株,其中有罕见的“夏腊”二百株。

还在灵峰寺遗址,新建供赏梅的建筑群,有雅致的“拢月楼”,入座既可赏梅,又可品尝青梅等。并修整了“洗钵池”、“掬月泉”等古迹。

如今在这青山环抱,树木葱郁的幽谷中,草地如茵,梅林似海,楼阁参差,暗香浮动,景色十分诱人。从玉泉观鱼翻过山就到,比大路快,山路有台阶,很好走。红梅和白梅还含苞,未盛开,感觉一般,有点稀稀拉拉的。

      

孤山梅花 始盛于中唐,有梅株遗传至宋初。林逋生前孤山隐所植梅不多,整个北宋时期孤山梅花分布也极有限。南宋孤山皇家园林植梅盛极一时,凉堂、西村植梅都有数百株。

元初孤山梅株被毁,元顺帝至元五年江浙儒学提举余谦修葺林逋墓,建亭植梅以为纪念,奠定了后世孤山林逋遗迹纪念性植梅的基本格局。林逋植梅三百六十株的说法出现于万历年间,应是基于元明以来林逋墓地植梅规模的一种想象,没有史实依据。

 

D2:杭州国家西溪湿地公园

占地面积约10.08平方公里,目前开放区域3.46平方公里。环园游步道长约8公里,步行一圈需3个半小时以上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,距西湖不到5公里,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。这里生态资源丰富、自然景观质朴、文化积淀深厚,曾与西湖、西泠并称杭州“三西”,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、农耕湿地、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(西区),是西溪综合保护工程的“收官之作”。该区域以五常水乡文化、洪氏文化为内涵,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具有湿地水乡特征的重要功能区块。独特而迷人的自然风光,深厚的历史文化,浓郁的田园水乡风情,使得这里的“洪园余韵、龙舟胜会、蒹葭泛月、火柿映波和寿堤”成为了西溪三堤十景中独具特色的景点。西溪自古灵秀,而今风采依然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(西区)恢复和保留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钱塘望族――洪氏家族文化,这个在西溪繁衍生息了600余年的家族,是杭城文化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生态湿地、城市水乡、洪昇故里”,留下西溪这既有儒雅隐逸又带着自然风韵的一处佳景,只为你。

 

D3:超山观梅

“十年不到香雪海,梅花忆我我忆梅;何时买棹冒雪去,便向花前倾一杯。”这是一代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笔下的余杭超山梅花。超山的梅花有多美,要去现场自己看了才知道。超山风景区位于杭州市东北29公里处,距鱼米之乡、花果之地、丝绸之府的余杭区塘栖镇只有6公里之遥,是杭州市风景名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超山再现“十里梅花香雪海”胜景。与超山相依的,是古镇塘栖。这个千年古镇,曾号称江南十大名镇之首。站在有500多年历史的广济桥上,你可以看到水北老街满街的木板排门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筑,在这里,你还可以品尝到粢毛肉圆、烂糊鳝丝、细沙羊尾、塘栖板鸭、麻酥糖、椒桃片、饿煞饼等别具风味的江南美食。

同时,开通杭州黄龙体育中心至余杭超山、塘栖的免费巴士。非假节日首班8:30,末班14:00,返程时间为首班9:30,末班16:30,每隔45分钟一班;节假日首班8:30,末班14:30,返程时间首班9:30,末班17:00,每隔30分钟一班。

 

来源:杭州网    作者:    编辑:付玲莉    
『相关阅读』

我也来说两句: 0条评论 查看评论
会员登录名 密码
 
 
【合作伙伴】
浙江省旅游集团  浙江中山国际旅行社 杭州国际旅游票务中心  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  杭州假日旅行社 杭州旅游集散中心 新安江旅游网 游在烟台  驴妈妈旅行网  中国城市经济协作网 浙江热线 湖南热线 风景网 天目湖旅游

网站简介  |  关于我们  |  广告服务  |  建站服务  |  帮助信息  |  联系方式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浙B2-20110366 | 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1105105 |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国新网3312006002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:浙网文[2012]0867-091号 | 工信部备案号:浙ICP备11041366号-1 |  浙公网安备:33010002000058号
杭州网(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)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
Copyright © 2001 - 2019 Hangzhou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